胶塞灭菌效期24h,第23小时全部投入生产使用,又按照工艺规定灌装12h,此时胶塞不是过灭菌效期更久了吗?
生产管理

房间清洁效期24h也同样,第23小时全部投入生产使用,又按照工艺规定灌装12h,此房间实际已过24h效期。

以上效期计算方式均为实际运行情况,请问此种方式合理吗或者又其他考虑

2025-07-09 13:53 匿名     
7个回答

1、题主的问题可以继续延申:如胶塞的效期只剩下6个月,如果灌装为制剂,其产品效期是2年,岂不是胶塞早已过期了。首先需明确理解效期的定义和验证考察是如何执行的,对于胶塞的灭菌有效期考察,比如考察0时、12时、24时、36时等不同节点,确认其无菌性,同样对于房间清洁效期也有相应的考察节点,会有一定的安全冗余。其次储存有效期或清洁有效期的考察,确认的是使用前的状态符合生产的工艺需求,在开始生产后,本身的状态已经改变,胶塞的无菌性需由另外的控制措施来保护,比如从原来的呼吸袋密封方式转变为在RABS或隔离器里受A级层流的保护,此时会有另外的工艺时限控制胶塞的可使用时限,比如灌装要求XX小时内完成。

2、对于题主问道的胶塞待23小时、房间待23小时投入使用,更多是涉及无菌培养基模拟灌装APS的要求,使用最差条件进行确认,确认无菌保障能力,但不是挑战不合格,比如胶塞/房间超过24小时才投入生产。

2025-07-12 15:17 陆修言     

不过期,培养基模拟罐装均是按照最大时限进行考核

2025-07-14 18:34 龙涵     

并不过期 ,有效期常规都是到使用时间,你开始使用了,物料本身的状态和环境已经变化了,它的有效期就失去作用了,具体到案例中的胶塞,你继续使用并不违规 ,但却需要考虑下实际的使用风险。

2025-07-10 13:36 任刁刁     

这里需要区分存放时限和使用时间的概念,存放时(如胶塞)其无菌性受其存放条件影响,属于静态过程,生产使用是动态过程,无菌环境及人员操作都会对物料无菌性产生影响,故灭菌效期一般指的是存放时限,不包含生产使用。

2025-07-10 13:45 Jyolo     

这个问题要看胶塞的灭菌有效期是怎么做的。在设计试验时,在存放24h后取样进行相应检测的话,那就是只有这个存放数据,不能按此条件执行;如果考察时先存放24h,然后在考察灌装的时限,结果合格,那就是可以使用。所以胶塞的存放时限和使用要求是要放在一起考虑, 要结合有效期研究的方法确定是否可行。

2025-07-09 22:08 亦心     

胶塞灭菌后24小时效期内,若在第23小时投入生产,灌装耗时12小时,则胶塞实际暴露时间达35小时(23+12),远超24小时效期。同理,房间清洁后第23小时启用生产,灌装12小时后实际使用时间达35小时,超出清洁效期。这种操作直接违反GMP对"效期"的定义——效期应从物料/环境释放使用开始时计算至使用结束,而非仅覆盖启用时刻。
法规依据:NMPA附录1第五十六条明确要求"灭菌至使用的间隔时间"需严格控制;欧盟GMP强调"湿的设备组件暴露时间"需限定以控制内毒素风险。

2025-07-09 22:52 xunger     

这里的清洁或灭菌效期,更准确点是已清洁保持时间(Clean Holding Time,CHT):指从设备清洁工艺结束至再次使用的时间间隔(也可以是产品生产、高压灭菌或在线蒸汽灭菌结束后至使用前的时间间隔)。

2025-07-10 09:18 用户gb2p